碳源在污水生化處理過程中比較重要,需要通過外加碳源來保證生化過程的順利進行。目前作為碳源的有:葡萄糖、甲醇、乙酸、乙酸鈉等。但是哪種碳源添加會更合適一點呢?下面我們來分析這幾種碳源的利弊:
先了解一下碳源的作用:
1)將工業污水在調節池中調節ph值,再調節ph值后的工業污水在沉淀池進行沉淀;
2)將沉淀后的工業污水輸送至微生物培養池進行微生物氧化處理,在輸送過程中加入碳源;
3)將微生物氧化處理后的工業廢水進行二次沉淀處理,得到清水流出。
不同碳源在生化過程中的作用:
(1)葡萄糖:需轉化成乙酸、甲酸、丙酸等低分子有機酸等易降解的有機物,然后才被利用。
(2)乙酸鈉作為碳源比以上碳源反硝化速度快,同時乙酸鈉本身不屬于危險品,方便運輸及儲存,價格優惠,因此對市政污水來說,采用乙酸鈉作為外加碳源具有優勢。
所以在生化處理中選擇醋酸鈉的廠家比較多,使用乙酸鈉的作為外加碳源解決低碳高氮污水中碳源不足問題,提高其反硝化階段的氮氣水平,已經在很多污水處理廠中得到應用,并獲得良好的處理效果。而由于甲醇的火災危險性,對于一些用地限制的新建污水處理廠貨已經建污水廠的改、擴建工程來說乙酸鈉將更加適合作為外加碳源。